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纺承韵”实践团在艺术与设计学院团委书记陈畅老师与崇阳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吴主任的带领下,携带慰问品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尊崇,专程赴咸宁市崇阳县,探望了曾浴血朝鲜战场的舒甫生、王友金两位抗美援朝老战士。青年学子们聆听烽火岁月,以镜头记录荣光,以赤诚之心向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崇阳县温暖的院落里,时光仿佛倒流。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04岁高龄的舒甫生老人精神矍铄,讲述着战场上党员冲锋在前的无畏身影:“党员就是不一样!任何困难面前,喊‘跟我上’的永远是党员!” 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97岁的王友金老人,则深情抚摸纪念章,忆起当年志愿军敌人疯狂轰炸下英勇战斗的场景,眼神依然锐利如鹰。他说:“飞机贴着树梢飞,炸弹就在身边炸,但为了保家卫国,没人后退!”朴实的话语,字字千钧,是对在场所有青年学子最生动的信仰教育。


现场气氛充满了庄严与深情。团队中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身姿挺拔,面向两位老英雄,肃立、敬礼!这穿越七十载的军礼,无声诉说着两代中国军人对祖国、对人民共同的忠诚誓言。随后,79年党龄的王友金老爷爷用苍劲而依旧有力的声音,唱响了那首刻进民族记忆深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熟悉的旋律在庭院回荡,年轻学子们轻声应和,“雄赳赳,气昂昂”的豪情在血脉中奔涌,爱国热忱在此刻同频共振。
“触摸真实的历史,远比书本震撼!”团队成员吴茂林动情表示,“老前辈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与担当。他们不仅是烽火岁月的见证者,更是我们青年一代汲取信仰力量的不竭源泉。”

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温暖的致敬,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人物介绍:
舒甫生,中共党员,崇阳县港口乡港口村人,出生于1922年,1952年,30岁的他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毅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用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受到舒老爱国精神的感染,他的儿子和孙子也先后从军报国——儿子舒新和1976年3月入伍,1981年3月退役后担任过多年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孙子舒巧在大学毕业后于2007年参军入伍,让“一门三代兵”成为佳话。
王友金,中共党员,崇阳县天城镇人,出生于1928年12月,1945年入伍,1946年入党,曾服役于60军181师,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淮阴战役、涟水战役、盐城保卫战、东台刘庄保卫战,荣获解放战争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抗美援朝赴朝慰问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