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研创 - 正文
学术研创
Academic report
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国潮热背景下中国画视觉原理问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12-10 14:51:17 +浏览次数: +来源:艺术与设计学院

为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师生艺术修养,艺术与设计学院于12月9日邀请武汉理工大学的裴瑞欣教授作题为《国潮热背景下中国画视觉原理问题》的学术讲座。裴教授讲演的内容与我们当下的设计创作存在的问题非常贴近。在AI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设计的发展方向以及设计与AI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而另一个方面,“国潮”设计作为一个热门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向,在设计中的运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裴教授在讲演之初,通过案例向学生们抛出了两个问题,伴随着话题的深入,答案也渐渐在每个在座学生的心中逐渐出现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裴教授在案例引入问题后,列出了一个关于“气”的概念。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虚幻的抽象概念,但结合中国古典文化及各种艺术创作形式的表现可以从中窥看一二。所谓“气”是一个区别与西方艺术创作与文化基础的文化本质。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化讲究儒家气质,即中庸文质。认知与行为和审美带有装饰意味,但这种意味并不张扬,而是一种中庸之道,介于装饰与非装饰之间的审美气质。把握好气,我们可以在现代的艺术设计创作中也把握好中国风格与中式气质。

从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与文人画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气质。中式的山水画讲究皴笔、中式的人物讲究神韵与飘逸,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样画佛的风格名句。中式的创作更多在对于气质与风格的追求上,无论是留白还是笔墨技法的运用,无不体现。

将时间线拉回今日,裴教授通过一系列的案例介绍,向学术们简述了将中式气韵运用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的重要性。结合上半场王美艳教授对于“中华优秀文化宝库”话题的引入,教授们对学术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积极运用中式气韵、中国气质的殷切期望不言而喻。


近期热点